“真是不敢相信,以前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好,现在拿地当天,工作人员就为我们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!”近日,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,烟台恒邦化工助剂有限公司、烟台市高阁抛光材料有限公司、山东诚鑫电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,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就领到了国有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,手持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书,企业家们喜上眉梢。
数据化赋能改革,确保各项工作落实。“之前不少企业在签署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时,都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不能及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问题,有时需要再跑一次腿,增加了办证时间,十分不便。”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
企业有需求,政府有回应。我区迅速对土地供应、不动产登记进行全链条流程再造,协调多个部门通力合作,通过精简资料、优化程序、共享信息、并联审批等方式,实现流程并联办理,企业在签署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当日即可取得不动产权证书,尽享“交地即办证”的改革红利。
今年以来,我区通过整合网络平台、群众需求事项库、民生服务热线,借助大数据技术,创新打造“全流程智慧化改革体系”,从分配任务、调度进度,到督导检查、考核排名,全部线上操作。

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改革事项“一网通办”。“我们与供暖、供电、供气等专营单位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,从单一服务转变为联动服务,深入推进‘共享营业厅建设’,设置水气暖电综合受理窗口,通过报装申请表内容共用、报装申请信息共享,将原来用户自行分别办理多家报装,填写多份申请材料,转变为仅需用户一次申请,业务一窗受理,四家联动服务,有效减轻群众资料填报负担,实现1+1+1+1>4的效果。”区供水总公司负责人说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,我区用好民意调查、大数据测算等手段,利用网络平台邀请公众参与改革、讨论改革,找准“上级要求”与“民生诉求”结合点,建立“民生事项需求库”,督促各单位拿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,切实办好民生实事,增进民生福祉,让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今年以来,我区已打造改革创新成果50余项,其中国家级17项,省级21项;社区治理、劳动教育、法治乡村建设、市民文化教育等30余项改革经验在国家级、省级媒体推广。

加强督察评估,工作进程“一目了然”。我区分别制定“改革进展图”与“改革排行榜”,系统直观展示部门单位改革推进情况,营造争先创优的干事氛围。
“改革排行榜”实时显示全区14个镇街、63个区直部门改革工作得分和排名情况,各单位能直观感受到差距,便于学习借鉴,有针对性地选准突破点。“改革进展图”实时显示各单位改革事项推进情况,完成度较好的“绿牌”鼓励,刚达进度要求的“黄牌”提醒,未达进度要求的“红牌”警示。
同时,采取“双随机一公开”的方式进行督察,根据评估得分高低,分别列入“典型案例库”和“整改落实库”,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落实落地。